AI CLI 工具:Claude Code, Codex, Gemini CLI, Qwen code, CodeBuddy cli, cursor-agent 我的常用命令
源起
今年的 AI CLI 工具特别火,尤其在编码等方面,Agent 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,可以闭环完成改代码、运行、验收测试、修复bug等任务的闭环,直到程序能正常工作,大大提升了vibe coding的效率。
我平时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 Claude Code, Codex, Gemini CLI, Qwen code, CodeBuddy cli, cursor-agent 等 CLI 工具,来辅助我完成各种编程任务,大大扩展了我的能力边界,也提高了我的开发速度,有种代码写得太快,来不及review的感觉。
使用中有很多常用的命令,在不同 CLI 之间略有不同,这里整理一下,方便自己和大家参考:
更新版本
这些 cli 工具都在快速迭代,隔三差五都会有更新,我每天开机后都会运行下面的【一键检查版本+更新】的命令,获取最新的版本:
claude --version
codex --version
gemini --version
qwen --version
codebuddy --version
cursor-agent --version
npm install -g @anthropic-ai/claude-code
npm install -g @openai/codex
npm install -g @google/gemini-cli
npm install -g @tencent-ai/codebuddy-code
npm install -g @qwen-code/qwen-code@latest
curl https://cursor.com/install -fsS | bash
claude --version
codex --version
gemini --version
qwen --version
codebuddy --version
cursor-agent --version
官方网站
官方github:
启动
直接使用 claude codex gemini qwen codebuddy cursor-agent 等命令就能启动。
但是默认启动参数,很多操作需要手动确认(eg: 修改代码,阅读外部目录,访问网络等),为了提高效率,我一般会使用 yolo 模式启动,省去确认环境,一把梭!
claude -dangerously-skip-permissions
codex --dangerously-bypass-approvals-and-sandbox
gemini --yolo
qwen --yolo
codebuddy --dangerously-skip-permissions
cursor-agent --force
启动快捷方式
上面的 yolo 模式启动参数太长了,我一般会写成别名,加到 .zshrc 里面,方便记忆和快速启动:
alias cc='claude -dangerously-skip-permissions'
alias cx='codex --dangerously-bypass-approvals-and-sandbox'
alias ge='gemini --yolo'
alias qw='qwen --yolo'
alias cb='codebuddy --dangerously-skip-permissions'
alias cu='cursor-agent --force'
配置文档 AGENTS.md
各种 llm cli 都有自己的 .md 配置文件,类似于Cursor的Rules文件,规定了AI怎样生成代码,可以在里面指定代码风格、开发环境、仓库规范等等。 文件会作为上下文,一起发送给大模型,帮助理解项目,规范输出。
一般会可以在全局,根目录,子目录等多个位置放置 .md 的配置文件。用户 prompt 优先级最高,然后离编辑文件越近的 .md 文件优先级越高。
统一的 AGENTS.md
不同 llm 都有自己的 .md 文件,一般可以使用 /init 命令自动生成,如果一个项目同时使用多个 cli 开发, .md 文件的差异比较麻烦,目前 openai 提出了统一的 AGENTS.md 方案,统一了部分cli, 详情可以参考文档 agents.md
我常用的 codex/cursor/gemini cli/warp 都支持
Gemini CLI 需要特殊配置一下 .gemini/settings.json 文件:
{ "contextFileName": "AGENTS.md" }
gemini 系的 cli 应该都能使用这个参数,比如 qwen code 也支持, 参考文档
其他语言
- claude
- claude 使用 claude.md (推荐提交到代码仓库,团队共享) 和 claude.local.md (推荐加入 .gitignore 个人使用,比如开发环境的配置)
- claude.md 有四种位置
- 企业策略: eg: Linux: /etc/claude-code/CLAUDE.md 公司编码标准、安全策略、合规要求
- 项目:./CLAUDE.md 项目架构、编码标准、常见工作流程
- 个人:~/.claude/CLAUDE.md 代码样式偏好、个人工具快捷方式
- 项目内个人: ./CLAUDE.local.md (已弃用,建议用”引用其他文件”) 沙盒 URL、首选测试数据
- 引用其他文件:CLAUDE.md 文件可以使用 @path/to/import 语法导入其他文件
- 详情参考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zh-CN/docs/claude-code/memory
- cursor
- 同时兼容
- cursor IDE 的 rule 目录: .cursor/rules
- codex 的 AGENTS.md
- claude 的 CLAUDE.md
- rules 文档 https://cursor.com/docs/context/rules
- cli 文档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using#-1
- 同时兼容
我的常用 .md 配置
- 全局配置:
用中文回答我 每次对用审视的目光,仔细看我输入的潜在问题,你要指出我的问题,并给出明显在我思考框架之外的建议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太离谱了,你就骂回来,帮我瞬间清醒 - 项目配置:
- 如果是 python 项目,会告诉它虚拟环境 venv 的目录在哪里,如何启动,方便它在虚拟环境里运行程序
claude.md/gemini.md/agents.md
配置文件
类似于 setting.json, 这个用的不多,简单记录:
- claude code
~/.claude/settings.json- 全局,项目,企业 级别
-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en/docs/claude-code/settings
- cursor-agent:
cli-config.json- 有全局和项目的
-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reference/configuration
恢复对话
不同 cli 恢复对话的命令略有不同:
# claude 会自动保存对话,意外退出后,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,恢复对话,然后选择需要的上下文
claude --resume
codex tbd
# gemini 不会自动保存会话,需要手动对话过程中,使用/chat 命令保存会话,意外退出,无法恢复
/chat list 列出保存的会话
/chat save <tag> 手动保存会话
/chat resume <tag> 恢复会话
/chat delete <tag> 删除会话
/chat share <tag> 使用md/json分享会话
gemini chat 的参考文档 https://github.com/google-gemini/gemini-cli/blob/main/docs/cli/commands.md
qwen tbd
codebuddy tbd
# cursor-agent 自动保存会话,在合适的目录,运行下面的命令即可恢复
cursor-agent resume # 恢复最新对话
cursor-agent ls # 列出所有历史聊天记录
cursor-agent --resume="chat-id-here" # 恢复指定对话
参考文档: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overview#-3
MCP
MCP 技术,让大模型能和外部的工具更好地结合起来,完成更复杂的任务。
查询 mcp 状态
claude mcp list
codex mcp list
gemini mcp list
qwen mcp list
Playwright MCP
我平时使用最多的 mcp 是 playwright mcp, 用来做浏览器自动化的,几乎可以帮我完成大部分 UI Automation 的任务, 比如改了一个功能,让AI自动在网页上点点鼠标,验收测试的场景。
下面是不同 cli 安装 playwright mcp 的命令:
claude mcp add playwright npx @playwright/mcp@latest
codex mcp add playwright npx @playwright/mcp@latest
gemini mcp add playwright npx @playwright/mcp@latest
qwen mcp add playwright npx @playwright/mcp@latest
cursor-agent # 在cursor IDE 安装,然后启动 cli 的时候,会弹出授权选项,通过即可
cursor IDE 一键安装 mcp 的网址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ontext/mcp/directory
参考文档:
chrome-devtools-mcp
类似的 Chrome 官方的 chrome-devtools-mcp 也很好用,和 Playwright MCP 一样可以操作浏览器
安装命令:
claude mcp add chrome-devtools npx chrome-devtools-mcp@latest
codex mcp add chrome-devtools -- npx chrome-devtools-mcp@latest
gemini mcp add chrome-devtools npx chrome-devtools-mcp@latest # Project wide
gemini mcp add -s user chrome-devtools npx chrome-devtools-mcp@latest # Globally
参考文档
Context7 MCP
据说这个 MCP 有很多文档,可以提高 AI 写代码调用接口的能力
claude mcp add context7 -- npx -y @upstash/context7-mcp
参考文档
文档
高级技巧、案例
在 github action 中,使用 cursor-agent 做 code review
- 文档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cookbook/code-review
- 这个文档有详细的工作流解释,推荐阅读
在 github action 中,使用 cursor-agent 自动检查 CI 失败的日志
- 文档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cookbook/fix-ci
- 原理:
- 检测CI运行失败,拉取代码库,安装 Cursor
- 使用 cursor-agent -p
--force --model "$MODEL" --output-format=text - 在
使用 $ 和 $ 传入 github action 的运行记录,然后让 ai 使用 `gh run view` 等命令,抓取运行日志,然后修复,创建 PR
其他案例:
- github action 自动更新文档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cookbook/update-docs
- github action 自动翻译i18n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cookbook/translate-keys
- github action 自动密钥审计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cookbook/secret-audit
- gitlab + claude 相关配置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en/docs/claude-code/gitlab-ci-cd
# 解读日志
tail -f app.log | claude -p "Slack me if you see any anomalies appear in this log stream"
# 分批提交代码
claude -p "Stage my changes and write a set of commits for them" \
--allowedTools "Bash,Read" \
--permission-mode acceptEdits
杂项
- iterm2 提示音
- 任务在后台完成时,播放系统提示音
-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en/docs/claude-code/terminal-config#iterm-2-system-notifications
- VIM 模式
- claude code /vim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en/docs/claude-code/terminal-config#vim-mode
- 模式切换
- Esc:退回 NORMAL 模式。
- i / I:在光标处插入 / 在行首插入。
- a / A:在光标后插入 / 在行尾追加。
- o / O:在下方新开一行 / 在上方新开一行并进入 INSERT。
- 模式切换
- 移动光标
- h j k l:左、下、上、右。
- w / e / b:下一个单词开头 / 当前或下一个单词结尾 / 上一个单词开头。
- 0 / ^ / $:行首第 0 列 / 行首首个非空字符 / 行尾。
- gg / G:跳到文件开头 / 文件结尾。
- 编辑操作
- x:删除光标下字符。
- dw / de / db:删到下个单词开头 / 删到单词末尾 / 向后删一个单词。
- dd / D:删除当前行 / 从光标删到行尾。
- cw / ce / cb:改写到单词开头 / 单词结尾 / 向后一个单词。
- cc / C:替换整行 / 从光标起替换到行尾。
- .:重复上一次 Normal 模式命令,常用来快速连做相同操作。
- cursor-agent /vim https://cursor.com/cn/docs/cli/reference/slash-commands
- claude code /vim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en/docs/claude-code/terminal-config#vim-mode
最后
这是 claude code 的官方文档,通读一遍,收获比刷x/短视频/公众号 要大很多: https://docs.claude.com/en/docs/claude-code/overview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