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_ming.JPG 2024-10-17 周四 香港 晴

一、意外的阅读之旅

2024 年 10 月 17 日,星期四,晚上原本是我陪宝宝睡觉,从九点多睡到了近十二点,后来宝妈强行要换我,之后我就睡不着了,躺床上玩了会儿手机,越玩越空虚,于是开灯起床,挑灯阅读了杂志《国家地理》和《明报周刊》。

二、纸质杂志的魅力

我一直都喜欢纸质杂志,尤其是旅游、地理类杂志,里面有很漂亮的大幅摄影作品,整幅页面极具视觉冲击力。还有各种地图和信息量很大的图表,细节丰富。这是纸质书比电子阅读好的地方。然而,暑期痛苦的三次搬家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电子阅读的好处,以后藏书全部电子化,但即便如此,纸质杂志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。

三、对比内地和香港杂志购买渠道

回想起在内地的时候,获取杂志的渠道丰富多样。一方面,有一些杂志可以通过电子阅读的方式获取,比如《博看书苑》,只要有图书馆的注册码,便能轻松阅读很多杂志,包括《南方人物》《第一财经》《华夏地理》等,微信读书也能看到很多杂志,甚至包括很贵的《哈佛商业周刊》。另一方面,电商平台上还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杂志,尤其是过刊,折扣力度很大。

这与香港只能在便利店和报刊亭购买杂志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我家附近主要是便利店,杂志种类有限,之前在中环码头边上偶然遇见了一个报刊亭,那里面的杂志种类之全,令人惊叹。英文的、繁体的杂志琳琅满目,涵盖了各个领域。然而,当我看到价格时,不禁咋舌,香港的杂志价格确实比内地贵了不少,本地的中文杂志大约30元一期,英文的商业杂志则要80-100元左右。

四、在香港借阅杂志

在内地,我常跑图书馆,也没少借书,但杂志通常只能在馆内阅览。而在香港,图书馆的杂志可以外借。当期或临近的杂志需在馆内阅览,而几个月前的旧杂志就可以直接借出,而且不占用借书的数量,书可以同时借十本,杂志多达二十本,体验非常好。我喜欢的地理、旅游类杂志时效性没那么强,借回来看很有趣。香港的图书馆中英文书各占一半,杂志也是如此。比如同一期的《国家地理》,可以同时借到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,封面一样,内容对标,还能进行双语阅读,用来学习英语应该也很不错。

我从石塘咀公共图书馆借过两次杂志,第一次借的是几本英文的商业杂志,自己的词汇量不够,读起来过于吃力。这次借的是两本繁体中文的,78元的《国家地理》杂志中文版和30元的《明报周刊》。

五、阅读《国家地理》

首先翻开的是2023 年 7 月,总第 260 期的《国家地理》中文版,这本杂志是国家地理学会 135 周年的纪念版,主题为 “我们为何勇于探索”,介绍了许多探索的故事,其中有两个故事让我印象极为深刻。

5.1 南非洞穴探险

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南非洞穴探险。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个地下洞穴中,人们发现了一种特殊人种的墓地,研究者认为这是人属但并非人种,类似于尼安德特人、丹尼索瓦人等。这种人类身高约一米三,比现代人小三分之一,脑容量也小很多。洞穴内部结构复杂,四通八达且十分狭窄。最小的地方宽度仅有 19 厘米,只有小个子的人才能进入。对于这个矮个人种,进入洞穴不难,但当今的探险家们为了进入洞穴,历经艰险。其中年近六十的负责人,等了一年,减重五十斤才终于冒着风险勉强进入。洞穴中能站直的地方很少,探险充满风险却也十分有趣。

02_hono.JPG

一开始我也没特别留意到这个故事,直到翻开了洞穴的剖面图和结构图,震惊于它结构的复杂。看着杂志上的文字描述和精美的图片,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神秘的洞穴之中。想象着探险家们在狭窄的隧道中艰难爬行,在黑暗中探索未知的世界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。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南非洞穴的奇妙之处,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。

5.2 云南手工艺

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为 “仰赖手工艺的世界”。作者保罗・萨洛佩克正在进行一场 2 万公里的徒步旅行,计划名为 “走出伊甸园”。他2013年从非洲出发,参考原始人走遍世界的路线,途经中东,高加索,南亚,经过中国,穿越俄罗斯,最后的目标是南美。2021 年10月至 2022 年10月,他在中国云南走了一年多,从中缅边境腾冲出发,终到保山,探寻滇缅公路,又前往大理,了解 “大理福尼亚”,接着北上至丽江玉龙雪山和虎跳峡,一路走到四川。

03_yunnan.JPG

这一路上,他讲述了许多与手工艺相关的故事。比如滇缅公路在未引入机械前全靠人力修建,十分危险且死亡率高。还讲述了一些手工艺艺人在山上劳作的事情,以及在西部山区中仍保留着许多手工艺传统。虽然大理和丽江已工业化,但在人迹罕至的山区,比如高黎贡山区,才是传统工艺的家园。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,如运骡子的人,因帮忙运水泥,修通了公路而生意没落。

作者的观察能力让我惊叹不已。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徒步,能找到本地向导以及懂生态的学者陪伴。因此,他对中国的动物、植物、风土人情了解得十分深入。包括大理的现在的躺平风情、滇缅公路的故事以及当地的人、手工艺的细节描写都很到位。其文笔不错,可能也得益于翻译的出色。故事充满悬念和想象空间,写作手法丰富,读起来十分有趣。

5.3 阅读感受

读完这本2023 年 7 月刊的《国家地理》,已是宁静的凌晨时刻,我的心中满是对杂志中精彩内容的回味与思考。 这本杂志让我领略了不同的风景、故事和文化,拓宽了自己的视野。它让我看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决心,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。

六、邂逅《明报周刊》

之后,我还看了 2024 年 5 月 3 号的《明报周刊》,总第 2892 期。这本由金庸创办的杂志,已发行 54 年,积累了深厚的底蕴。我借的这本是因为本期专题——香港大球场,作为一个足球爱好者,这个主题瞬间吸引了我。每期封面都明星,这期翻开后的拉页是香港大球场的航拍图,类似无人机三百六十度的航拍拍摄图,视觉冲击力极强。

翻开杂志,我先了解到了《明报周刊》的内容套路。通常一开始是明星、艺人的大幅照片,接着是文娱性质的内容,还有美食、生活、艺术以及香港社会的相关主题。而这一期,社会这部分围绕着香港大球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。

01_football.JPG

香港大球场目前是香港最大的足球场,拥有 4 万个座位。去年梅西访港比赛就在这里举行,足以见其重要性。然而,随着启德运动场在年底建成,拥有 5 万个座位的启德将超过香港大球场,也将取代大型赛事的主办权。为了将香港大球场转变为供老百姓使用的体育运动和休闲设施,政府准备拆掉专业足球场看台,增加田径跑道,并减少座位至几千个。

杂志中,通过足球解说员以及港足老球员的回忆,展现了香港大球场的历史。这里曾举办过许多重要的比赛,也经历过骚乱,杨利伟和奥运金牌选手来访问过,贝利、马拉多纳等足球巨星也在此踢过球。 同时,也对香港足球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。因为香港足球水平一般,一般比赛难以坐满 4 万人,香港大球场平时使用较少。而旺角大球场作为第二热门的场地,球场较小,只有六千个座位,却是两个亚冠二级联赛两个球队的主场,常常能坐满。改造的原因是香港政府规划每个社区约二十五万人要有一个球场,香港岛约一百一十七万人,应有四个球场,但目前现有球场不太够,也没有土地建新球场。 此外,香港现在缺一万五千人左右的中型球场,只有一座港岛东边的小西湾球场,它虽有一定的规模,但不靠地铁,疏散不方便且周边有噪音干扰,导致很少举办比赛。目前香港大型活动有启德的五万座位和大球场的四万座位,但一万多的中型球场比较缺乏,可以想办法扩建几千人的球场,比如旺角。

七、总体感受

总体来说,《明报周刊》的可看内容比《国家地理》少一点,但偶尔翻翻,也能了解到香港本地的风土人情,阅读体验还算不错。虽然两本杂志都比较贵,未必舍得自己花钱购买,但时效性不强,借阅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对阅读的热爱,多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东西,也带着宝宝们养成阅读的习惯。无论是纸质杂志还是电子书籍,都能成为我探索世界的窗口。我期待着在阅读中发现更多的精彩,收获更多的感悟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