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8年,南京西站投入运营,当时它的名字就是南京车站,这不仅是南京最古老的火车站,也是老沪宁铁路的起点站,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咽喉。百余年间,它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:1912年元旦,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时,乘坐专列由上海到南京西站;1927年北伐军攻占南京,军阀孙传芳从这里逃离;1946年6月23日,在全国范围的反内战运动中,民主人士马叙伦、盛丕华、雷洁琼等11人组成的和平请愿团在这里遭到国民党暴徒围殴,史称“下关惨案”……

  因此,百年南京西站不仅是一个车站的变迁史,作为南京城百年巨变的见证者,它也折射了整个南京城的变迁史,记录着南京城的悲伤和光荣。

2012-03-25,104年历史的南京西站最后一天客运,7102次绿皮车是最后一辆驶入南京西站的列车,在百年南京西站即将告别历史舞台的时刻,我乘坐7102感受了西站的告别时刻。

高架上俯瞰穿城而过的铁路

继续阅读→


原载:http://cnbeta.com/articles/176585.htm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The Setup 是一个访谈性的blog,邀请各种geek谈他们的硬件和软件,以及梦想中的装备。这些geek来自各行各业,有教授,软件开发者,游戏开发者,创业者,音乐制作人,艺术家摄影师等等。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。Setup到目前已经有199篇访谈,这两天读了可能差不多上百篇,收获不少。总结如下:

1. 199位geek中,使用mac的有166位,使用linux各种发行版的有22位,使用Freebsd的有1位,所使用windows的有46位。当然 这其中不少是使用多系统的,不过很简单地计算就能发现,只用Windows的用户其实很少。坚持使用Windows的大多数是游戏开发行业的geek。所 以下面主要谈OS X平台上的使用情况。

2. laptop为主,云端备份。从我阅读的那些interview来看,大多数geek的主力计算机都转向了laptop,而其中大多数又选择了mac air和Thinkpad T系列的轻薄本。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移动性,很多geek都使用3g上网卡,随时连线。当然这类轻薄本的最大弱点是存储有限(SSD的价格依旧坚 挺),所以很多geek都使用dropbox之类的云端存储,或者配置了自己的NAS系统。

3. 几乎所有的geek都提到了使用iPad之类的平板,当然Kindle之类的Eink阅读器也不在少数。

4. 几乎所有的geek都提到了使用command line,大家越来越偏爱iTerm2这款软件。使用最多的bash是grep,awk,sed,cat, cut, find,之类的。使用macports的不少,homebrew的也有,似乎没人提到使用gentoo prefix(奇怪)!

5. 所有的geek无一例外全部痛恨MS office,极少数人迫于无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这款软件。文本编辑推荐Apple Pages,open office或者Scrivener,slide编辑推荐keynote。

6. 很多geek都喜欢纯文字的编辑环境,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。推荐使用WriteRoom, Byword,OmniWriter。不少人甚至在iPad或者iPhone上也使用类似的app,比如iA Writer之类的。

7. 所有的geek都选择使用密码管理软件来生成密码。使用较多的是1password, keepass, lastpass。

8. 所有的受访geek都使用twitter,偏爱的客户端各异。

9. 大多数Geek都使用GTD软件(看来大家都是拖延症患者啊),使用较多的是OmniFocus, Things。当然calendar方面,google calendar是不二选择。

10。 几乎所有的geek都偏爱快捷键,于是quicksilver或者Launchbar成了必不可少的选择。好像没人提到Alfred。

11. 前面提到大多数受访geek都是计算机行业从业者,所以代码编辑自然是重中之重。vim/emacs必然是首选,剩下的BBEdit, TextMate也有不少拥躉。至于Sublime Text之类的是后起之秀。当然很多geek在处理不通的语言时会使用不通的编辑器,比如Espresso app成了很多geek编辑html,css的选择。这些geek几乎都提到了git之类的版本控制。

12. 前面提到大多数geek都把laptop当做主力机型,所以他们都选择了外接显示器。首选似乎是Apple Cinema(太贵了)。

13. 大多数geek都有随手记笔记的习惯,所以evernote是首选,也有不少人提到了yojimdo。

14. 不少geek同时也是blog写手,所以wordpress成了第一选择,blog编辑器方面,似乎MarsEdit是首选。

15. 至于IM软件,大家以Gtalk和IRC为主,所以iChat和一些bash脚本是首选。剩下的使用Adium和Skype,似乎用Pidgin的不多。

16. 文献管理方面,大家偏爱Papers,似乎没多少人升级到2.0(谁让那个升级费那么贵)。

17. PDF浏览方面,OS X原生的Preview和开源的Skim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。

18. 虚拟机方面,大多数都选择VMWare或者Parellel,免费的Virtual Box似乎没人选择。

19. 当然最后一点就是大家都用正版,有开源的自然用开源。

大致如此吧,其实这帮geek还谈了好多,比如照片整理用picasa,照片编辑用Adobe Lightroom或者Acorn之类的,只是本人实在不太感兴趣,所以没怎么仔细看了。


废话不多说,直接上图,安装插件之后你的网页会变成这样

当当:

继续阅读→


一个豆瓣插件,自动在豆瓣图书上查询南理工图书馆的借阅情况

继续阅读→


刚才遇到了 Migration Toolkit failed with JRE 1.5 的问题,去网上查了一下。

我本地的jre出问题了,升级为1.7,还是不行

官网说对新版本的jre支持不好,建议换旧版本,还说这些功能即将加入了workbench5.2,建议使用workbench,真晕

也有网友指出64位的jre可能不支持,换32位的就行。

捣鼓了半天,终于能用了,办法是用参数指定jvm的目录

我指定了netbeans里面自带的jdk,这样也不必把装好的jdk1.7删掉

方法:

在MySQLMigrationTool.exe的目录里面新建MySQLMigrationTool.cmd
编辑内容为

cd
MySQLMigrationTool.exe -jvm "C:\NetBeans7\jdk6\jre\bin\client\jvm.dll"
 

其中双引号内为jvm.dll所在的地址
双击运行即可